1.癌症-吃出來的

台中榮總 大腸直腸外科 王輝明醫師 演講
內容很豐富很易懂的演講 加入不少動畫總共16每段 6 ~7分鐘自動轉換一定要從頭到尾看完 保證對所有癌症有進一步認識

一定要看癌是你吃下去的!請耐心看完 一定值得

請點擊下列網址>
 
 



癌字三個口,暗示我們「病從口入」!

 

吃肉越多,越容易發生癌症,包括:乳癌、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大腸癌、淋巴癌、胃癌、食道癌、口腔癌等。不論紅肉或白肉,經過烹調,都會產生致癌物,而且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久,產生的量就越多。其中一項致癌物「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致癌能力,是香菸中致癌物「苯基嘌呤」的一萬倍!

 

科學家已發現一種名為Neu5Gc的抗原,這種抗原普遍存在於動物中,但正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植物中也不存在,人類惟有透過攝食肉類、蛋或乳製品,才會將此抗原累積在體內,進一步誘發抗原抗體的慢性發炎反應,結果可促進癌細胞的進展。

 

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研究報告,30位攝護腺癌患者,接受三個月全蔬食飲食,比較病患治療前後的癌細胞切片,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48種抗癌相關基因被打開,453種致癌相關基因被關閉,證實蔬食可以改變基因的表現而發
揮抗癌功效!

動物蛋白的迷思

     康乃爾大學營養學榮譽教授柯林.坎貝爾博士說:「長期以來,動物蛋白被認為是優質蛋白或擁有更高的生物價值,這種觀點已經誤導我們數十年之久,甚至已近百年。」「生長速度並不能被當作衡量蛋白質品質唯一或主要的標準;植物性蛋白質較為穩定,可以說是最健康的蛋白質。」

 

美國人儘管人高馬大,每三個美國人,至少有一人會死於癌症!從預防癌症的觀點而言,柯林.坎貝爾博士認為動物性蛋白的建議攝取量,是「零」;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紅肉」的食用建議量,也是「零」!

 

成人病的迷思

 

美國參議院營養問題特別委員會,結合國內外許多一流專家和頂尖研究機構,調查飲食與健康的關連,公布震撼美國人的一致結論:先進國家的飲食方式有錯誤!成人病與慢性病,無法靠醫藥或手術來治療,只能仰賴飲食的改善來加以治療與復原。日本厚生省也將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成人病」,改稱為「生活習慣病」!

 

2009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報導近9萬人的飲食與健康分析結果,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或肥胖症的風險,由高至低依次是:肉食、半肉食、魚素、蛋奶素,最健康的是純素!


  





                                                                                              繼續閱讀        2.糖尿病從根救起
                                                                                                                          3.小孩孕婦可以吃素嗎?
                                                                                                                          4.吃魚、奶、蛋的迷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