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患者忌食大豆的迷思 2009年,中國發表5042位乳癌病患,四年追蹤研究:多攝取天然黃豆製品(豆腐,豆漿,毛豆,黃豆),乳癌復發的風險能下降達32%之多,死亡率也下降29%。而且不論病患有無接受抗雌性激素(Tamoxifen)的荷爾蒙療法,也不論雌激素接受體之有無,黃豆食品攝取量越多者,保護效果就越好。值得一提的是,食用較大量黃豆製品而沒有服用Tamoxifen的人,復發率與死亡率皆低於使用Tamoxifen但食用較少黃豆製品的人。 此外,一項針對73,223人,歷時7.4年的追踪研究發現,食用黃豆製品或大豆異黃酮可下降一半以上罹患乳癌的風險;青春期食用較多黃豆製品者,停經前罹患乳癌的風險降低43%。 最佳omega-3來源 素食中的omega-6必需脂肪酸原本就比葷食多,植物油脂及堅果中則含有豐富的omega-3必需脂肪酸。有人以為吃魚才有Omega-3脂肪酸,事實上,魚是吃藻類才有DHA和EPA,並不會自己產生,過去三年中成大研究團隊已從台灣海域找到含高單位DHA之藻株,比含量最高的海產高十倍,同樣我們也可以自藻類攝取得到。植物性食物例如亞麻油、堅果和大豆類,都含有α次亞麻油酸(ALA;一種Omega-3脂肪酸),ALA可以轉化成EPA與DHA為身體所利用。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營養學教授大衛.杰金斯博士,也主張植物或藻類是最佳的Omega-3脂肪酸來源,目前已經有嬰兒配方用植物或藻類來源的脂肪酸。所以我們不必吃魚就能獲得Omega-3脂肪酸,而且食用魚和海產食品也危害人體健康。例如,2008年美國流行病學期刊登載一篇研究指出,丹麥懷孕的婦女,吃富含脂肪的魚,結果吃最多的孕婦血漿中多氯聯苯的濃度,比吃最少的孕婦高出50%。 |
1.健康飲食新觀念專家篇--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