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科學家 坂 下榮,對此敲響了驚鐘,
指出塑膠及其合成介面活性劑的毒性對人體的影響。
在三十多年前,還沒有環境荷爾蒙這個名詞的時代,在日本就指出塑膠及其合成介面活性劑的毒性對人體的影響。 有一位女性科學家 坂 下榮,對此敲響了驚鐘,她是在偶然中發現,餵食剛出生的孩子喝牛奶時,為什麼塑膠製的奶瓶高溫煮沸消毒時會變色?當時任職於三重大學醫學部神經科的她,開始自費以老鼠分組實驗。實驗過程中,她收集了泡麵的發泡苯乙烯容器、大家認為安全無虞的聚苯乙烯休閒杯、塑膠袋常用的聚乙烯容器等。然後將老鼠分為透過這些容器煮沸水後飲用,以及直接飲用自來水的各組。 令人驚訝的是,體重增加不良的聚苯乙烯老鼠群陸續死亡,而且這一群殘存的老鼠一半以上都出現腫瘤。這些老鼠在外觀上有明顯的不同,老鼠腹部膨脹且看起來非常瘦弱,然而體重卻增加了五百公克,其中三百五十克是腫瘤部分的重量。 當然,喝自來水的老鼠沒有任何一隻發生腫瘤,這個實驗雖然當初並不是為了調查環境荷爾蒙的目的而進行的,但是卻出現了證明不為人知的塑膠毒性的結果。 這是與今日環境荷爾蒙問題有密切關係的珍貴實驗,也警告了眾人的不關心。
如五十、六十年代來美國製菸業者反撲般,三十多年來日本業者也提出ㄧ些是是而非的反證。 這些論證,直至美國波士頓塔夫茲大學醫學部教授索特女士等人反覆進行著乳癌細胞增殖實驗,才獲國際上重視。 直至美國史丹佛大學實驗‵黏酚A′只要2-5ppb就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作用,使乳癌細胞增加。 軟化塑膠的可塑劑DEHP在德國已被視為與戴奧辛同樣可怕的物質(嬰兒磨牙玩具),英國在奶粉和油脂製品中測出,此類樹脂易在大氣中揮發或溶解於水,影響非常大。 也就是說,家中毒害另一個大家族是塑膠製品,其溶出量雖然很微小但毒害影響卻很大,目前已知會促進男性睪丸異常、睪丸癌、前列腺癌、精蟲不足、女性乳癌、子宮癌、男女性生殖功能異常、幼兒哺乳受害、幼兒生殖功能發育異常等。已知致癌及過敏外,也是男性女性化,男性性能力哀退等的主要禍首。
*黏酚A致癌:PC塑膠安全餐具、奶瓶、膠膜 *壬酚介面活性劑致癌:女性避孕藥、家用清潔劑、牙膏、化妝水、唇膏 *氯化乙烯樹脂致癌:嬰兒磨牙玩具、壁紙、雨衣、塑膠屋 *聚苯乙烯致癌:杯麵、塑膠水管、塑膠容器、保鮮膜、塑膠袋、紙盒利樂包、保麗龍碗、塑膠杯、上蠟的水果。 *介面活性劑鹼性酚、壬酚致癌:幾乎所有的塑膠製品素材暨其類型添加物都需要介面活性劑這個致癌物幫忙做物性融合。也就是說塑膠製品沒有ㄧ種是安全的。 編者多年前曾在一個環保基金會的年會上與環保署一位主管處長,談及塑膠製品暨其類型添加物致癌物的嚴重性,其實他們相當了解,但宥於財團與圖利他人的壓力,非到民氣可用時他們是不會去碰觸這個燙手山竽。看來目前只有靠我們消費者自求多福,儘量避免使用,尤其盛裝液體或食品的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