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食用油脂 ■作者:不詳 一般超市擺設的植物油,都是經過高溫、精製、氫化、添加防腐劑的。化學加工破壞了脂肪的電子層,這些脂肪不再與氧氣連結,反而成為呼吸過程的障礙。例如,心臟排斥這些脂肪,成為囤積在心肌的無機脂肪。臨床解剖顯示心臟和大動脈囤積著這些無用無電的死油脂。 化學加工的食油,和蛋白質連結後並不溶於水,結果阻塞循環系統,損害心臟功能抑制細胞更新,阻礙血液和淋巴液流通,減緩臨近的生物電子反應,甚至完全癱瘓。油脂酸與蛋白質連結後是很重要的細胞 、 組織修補元素 , 反倒成了嚴重的殺手 。 在所謂的文明社會裏,退化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症、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肝、腎疾 病)的升高,隨著加工食油的消耗量成正比。這種說法並不是憑空想像。57%的食油消耗來自加工業產品,如乳瑪琳(margarine)、油酥(shortening)、沙拉(sala)拌醬和烹飪油。 本世紀初的癌症死亡率為3.3%,今日(1987?)的癌症死亡率為20%。百年前,心血管病罹患率約為14.28%,今日的心血管病罹患率為50%! 。 (編者:現代人因堅果種子生食少,再加上加工食用油氫化製程與熟化的污染,所以Omeag3(LNA)比五○年前,攝取少了14-20倍,致使油脂與污染物代謝嚴重不良。) ◆脂肪重要性 膽固醇是全身細胞所需要的成份,而且是製造膽汁酸、某些賀爾蒙、維他命D3的原料。飲食中不含膽固醇,身體也會自造。問題不在膽固醇,而在於身體是否有適當處理膽固醇的成份。 在必需脂肪酸充足的狀態下,膽固醇會保持液態而流動。膽固醇的溶點是華氏300度,在正常體溫華氏986度下,它是積存於血管壁上的不溶解物,如果有卵磷脂,膽固醇的溶點降到華氏180度,在體溫下還是不能溶解,但是如果有充足的必要脂肪酸──亞油酸(linoleicacid;n6)和亞麻酸(linolenicacid;n3),膽固醇的溶點降到華氏32度,在正常體溫之下保持液態,便不會造成血管壁斑塊或引起退化性疾病。 動物實驗顯示,接受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動物,有75%的癌症;接受高脂肪/低熱量食物的動物,只有7%的癌症。一般知道肥胖者得癌症的風險較高。減少脂肪攝取量是減胖的有效方法,但是減少食物熱量可能更有效。 研究顯示omega-3(n3)(亞麻酸)可以防制乳癌、攝護腺癌、腸癌 。 ◆必要脂肪酸 亞油酸(linoleicacid;n6)和亞麻酸(linolenicacid;n3)是身體的必要養份,且必須由日常的食物中獲得,所以稱為「必需脂肪酸」。它們能使膽固醇保持液態,防止造成心血管症的斑塊和脂肪變質。另一功能是傳送氧份到全身各細胞。(血液、組織、器官的)細胞需要氧氣才能正常運作,細胞膜周圍充滿氧氣,病菌便不能進入,病菌和病毒在有氧的環境下不能存活。必要脂肪酸能吸收光能,增強輸送氧氣的能力。必要脂肪酸帶微負電子,各分子互相排斥,藉由這一特性,將有毒物質移送到排毒系統──腸、腎、肝、肺,皮膚──排出體外。它們攜帶的電子對心臟、神經和肌肉的功能也非常重要。成為天然的心律調節器。 必需脂肪酸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控制染色體;細胞分裂後,為新細胞膜的必要成份。癌細胞是不斷分裂成長的異常細胞。可見必需脂肪酸對防治疾病的重要性。 沒有必需脂肪酸,十多種攝護腺素就無法合成。他們的新陳代謝作用影響全身。 ◆必要脂肪酸的缺乏現象日趨嚴重 保健專家逐漸發現必要脂肪酸缺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退化性疾病患者的組織和血液有必需脂肪酸不足的現象。許多病例,即使有重要的脂肪酸,卻沒有使他們運作的要素,稱為功能性缺乏。 飲食缺乏脂肪酸時,健康便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攝取過量的飽和(和變質)脂肪,滋生了要命的殺手(癌症、心臟病等),以及肝、腎退化、循環障礙、心緒搖擺、視力減弱、掉髮、行動失調、四肢麻木、黏膜(和腺體)枯竭、男不孕、女流產。 動物實驗顯示,必需脂肪酸不足,造成視網膜的omega-3脂肪酸耗損,引起視力改變。母猴在整個懷孕期餵以多量的紅花油(safflower),幼猴出生後也餵以紅花油,顯出視力異常。意外地發現:餵以紅花油的猴子,也減低學習能力。這一研究提示:孕婦亞麻酸攝取不足,會影響幼兒視力和學習能力;幼兒食物缺乏亞麻酸,尤有影響。 一項包括400人的長期實驗顯示,飲食增加1%的亞麻酸,和血壓良性降低有關連。 由於各別差異,各人所需之必需脂肪酸,份量不等,但大部份的研究認為,由於賀爾蒙分泌的差異,男性必要脂肪酸之需要量高達女性之三倍。大致說來,常人每天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需要量在9到30克之間。平日攝取過多化學加工食油的人,則需要更多必要脂肪酸,以便排除血管壁的積斑,修復受損的細胞和組織。 動物實驗顯示,只要有充足的必要成份處理亞油酸,長期以亞油酸供應每日30%的熱量,並不會引起不良變化。維持正常功能所需的維他命E與亞油酸之比為1:1500。按每日必要脂肪酸之攝取量為30克計算,維他命E之需要量為50IU。其它處理必要脂肪酸所需之養份包括維他命A、C、B3、B6和鋅。 ◆必需脂肪酸的來源 一般市售的化學加工食油,如乳瑪琳、油酥、沙拉和烹飪油,對健康無益,不能指望從這些精製油獲得必需脂肪酸。 植物有能夠製造必需脂肪酸的酵素,人類沒有。 ◆必要脂肪酸+蛋白質 實驗證實:嚴重營養不良的動物,吃了高蛋白(無脂肪)或高脂肪(無蛋白)的食物,比沒有食物吃的動物死得更快。但是如果餵以良質脂肪和蛋白質,很快就復原。 實驗證實,只吃動物脂肪會導致器官脂肪退化和肥胖症。高碳水化合物和低(或高)蛋白的飲食會造成脂肪囤積,但是如果加上良質脂肪,脂肪囤積便會消失,體力增加。瓦伯(OttoHeinrichWarburg)獲得1931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原因:證實脂肪退化──會造成癌症或糖尿症──所損害的氧化功能,必須有良質脂肪才能修復。 實驗證實,嚴重缺乏必要脂肪酸的動物,餵以高蛋白,會迅速死亡。如果 狀況不是太嚴重,補充含必要脂肪酸的食物,很快就復原。 1950年代中期,德國女醫生布德衛(DrJohannaBudwig)對於癌症和其它脂肪退化症的療法有突破性的發現。她已證實:回復自然的飲食方式,配合亞麻仁油和磺胺蛋白質,能夠治癒癌症。但是別想渴求癌症療方的世界各地人士能輕易獲得這一訊息。布德衛醫生認識到加工食油(乳瑪琳、油酥、植物油)的害處,想要發表她的發現。卻被擁有龐大經濟利益的德國食油工業界所阻礙,她一直和這些商業利益團體對抗了30年。 布德衛醫生從公職退休,自開診所,完全利用營養矯正法治癒癌症患者,這些患者都是所謂的正統醫院宣布無望的。 布德衛醫生研究正常人和重病者的血液,發現重病患者(包括癌症、糖尿症、肝癌前症),總是缺少亞油酸(linoleicacid)和正常細胞分裂所需的磷脂(phosphatides)及造血所需的白蛋白(albumin)。沒有正常的磷脂,癌細胞就迅速擴散;沒有白蛋白(亞油酸和磺胺蛋白的混合物),血液就出現奇怪的黃綠色物質。沒有亞油酸,身體就不能製造血紅素,沒有血紅素就不能輸送氧氣。所以患者顯出衰弱和貧血,終於死亡。健康者的血液總含有足量的蛋白質和必要脂肪酸。 由於德國食品加工業的龐大影響力,布德衛醫生無法在醫學期刊上發表文章。她寫了幾本德文書,發表她的研究結果,報告亞麻仁油的性能。由於她的書暢銷歐洲,路人都知道吃太多壞油的危險性。 「我做了什麼?任何癌症患者來找我,我只是給他們簡單的天然營養食物。就是這樣而已。我們可以從這些結果學到什麼教訓?」布德衛醫生的食療方只是很簡單的必要脂肪酸和必要胺基酸的組合 「第一,我們必須攝取正確的營養。脂肪、蛋白質、水果、蔬菜,都很重要;但是要注意避免加工精製,我們要的是完全自然的食物。」 「第二,避免化學污染的加工食物,或抗生素、生長賀爾蒙處理過的食物。」 「宇宙智慧的秘密就是:科學必須順應自然,要與自然和諧。」 ◆脂肪影響全身各部位 比較健康和有病的心臟便會發現,有病的心臟血管積滿脂肪。關節炎患者的患部積滿脂肪,長癌的器官通常會滲出黃白色脂肪球,聚成像花菜似的小薔薇。 癌症明顯的症狀是脂肪和周圍的組織分開。飽和、氧化、受化學劑影響而硬化的脂肪,事實上可以看成是體內的致癌化學物。 脂質只有在與蛋白質連結的時候,可溶解於水和自由流動,且形成一帶電層,供應身體的能源需求。多重未飽和脂肪會大量吸納蛋白質和氧氣。證據顯示,許多氧氣不足的患者,實際上是缺少帶氧的活性脂肪。 ◆檢驗化學加工的食油 我們所吃的食物,有許多是缺乏必要脂肪酸和必要胺基酸的。一般超市擺設的植物油,都是經過高溫、精製、氫化、添加防腐劑的。因為必要脂肪酸遇光、熱容易氧化腐壞,乳瑪琳和加工植物油都不含必要脂肪酸。 化學加工破壞了脂肪的電子層,這些脂肪不再與氧氣連結,反而成為呼吸過程的障礙。例如,心臟排斥這些脂肪,成為囤積在心肌的無機脂肪。解剖顯示心臟和大動脈囤積著這些無用無電的死油脂。 化學加工的食油,和蛋白質連結並不溶於水,結果阻塞循環系統,損害心臟功能抑制細胞更新,阻礙血液和淋巴液流通,減緩臨近的生物電子反應,甚至完全癱瘓。 當微量──百萬分之一克(1mcg)的亞麻油導入癌症患者的血液裏,天然的脂肪酸很容易和氧與蛋白質結合,在四到六小時內,癌症患者的血液便有了改善。 脂肪損害顯現於心臟、肝、血管、和良(惡)性腫瘤。這退化性損害的根源來自營養不良,攝取了錯誤的油類。這些發現是二十九個大西洋公約組織國的癌症研究員所證實的。 布德衛醫生慣用的打擊癌症病根的方法,就是教病人拋棄「假食油」,使用真正有營養、有天然療效的生亞麻油。 編者:根據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由魚類的實驗中,驗證亞麻油酸(n3)可由攝食海菜、海澡類供應,而改善體內n3,如此發現和中醫傳統治療癌症、腫瘤以海帶、海菜為主要成份,有同功之妙。 食用油脂主要成份分析:
|
4.樂活養生資料庫 >